進入二歲三個月以後,認知方面的進展比較多,肢體的協調性則一直維持的很好,也敢爬高、不一樣的環境勇於嚐試,與較大的小朋友一起玩,肢體的活動能力毫不遜色;而一如書上所說,食量開始變小,原本身材就比較嬌小的弟弟,除了看得出來有長高外,體重沒有什麼增加,反而變得比較瘦長,不過換個角度想,從出生時3%以下,現在可以逼近50%,已經算是很幸運的事。
現在因為懂的事情比較多,對於危險的事也比較知道,所以把他的活動範圍又更放寬了,有時候,大人在工作,他會在旁邊看,也會熱心地想幫忙,如果告訴他不能碰的,多半可以會聽話的不去碰。
整天都是活蹦亂跳,整臉笑嘻嘻,看到鄰居的大嬸都會大聲叫「波~~~」,很討人喜歡。
這天我在整理舊車,把十多年前的老鋼管車重新噴漆以及把所有零件拆卸整理清洗,一德在旁邊玩工具箱裡的工具,時而轉動踏板觀察輪胎的轉動,還好他都有記得平常都有一直提醒的----不可以把手伸到轉動的輪胎及鏈條裡,他就轉轉踏板、摸摸線路,又乖乖的在旁邊晃來晃去,沒有搗蛋喔!
現在學習筷拿得不錯了,不過,我們在吃正餐還是用湯匙,學習筷目前還是只用來夾小糖果、小零嘴之類的。
每吃一口,就會露出快樂的笑容,除了吃到東西外,或許也是用筷子讓他有成就感吧!
小睡前會刷牙,現在還是我們幫他刷,大人刷完後,有時候就會想要自己拿著牙刷「一~~~」「啊~~~~」,學著巧虎的刷牙動作。
現在刷牙及漱口都可以執行的很好,不過,我們覺得還是大人刷的比較乾淨,沒有放手讓他自己做,等到再過一陣子,再來學習加上牙膏的刷牙吧!
這兩個月來,最大的差別就是很喜歡聽唸繪本,一直輪流拿著要大人唸,家裡這種小小孩的書比較少,本來也想買汪培珽推薦的,不過後來想想,繪本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,重要的是養成閱讀的好習慣,內容不要太偏頗,小孩子有興趣聽的話,多少也是會有效果的。
所以就把手邊有的書,大概有三、四十本可以循環輪流,有時也會去鄉內的圖書館借,這樣應該就很多元了。
到了三歲,大概就可以進階到比較複雜的故事,屆時,應該也可以看出,他特別有興趣的部份。
最近最大的進展是在積木方面,本來是偶爾才會玩,現在則是天天都會搬出來堆疊。
我們還沒把全部的積木拿給弟弟玩,大概只有約一百片讓他自己去玩。
他發現堆疊時會有山洞的形成,很高興有這個發現。
雖然還是堆高,不過看起來似乎有些不規則的美感。
隨著時間的演進,每天都有進步。
他都會端詳著山洞如何去製造,然後想辦法作出不會倒塌的建築。
積木是數學邏輯及空間的基礎,隨著越來越進步,我會等到他能夠設計出更完整的建築時,就開始導入數棒的學習。
我和老婆大人一直討論一點,倒底是要一門深入,還是多元涉獵呢。後來,我們的共識是,小時候什麼都學,但不要讓他沉溺在某個領域裡。
這或許也是我沒有選擇走上樂高這條路的其中一個原因吧!
最近,弟弟喜歡看著鏡子裡的動作,有時揮舞動作,有時鬼喊鬼叫。
驚蜇以後,天氣開始變得比較好,弟弟的感冒也好得差不多,我會用腳踏車載著他,在鄉內的小道間漫遊。
平常的外出活動中,現在他比較不喜歡散步以及滑步車了,比較喜歡坐摩托車到處晃,最喜歡的則是坐在腳踏車上到處逛。
住鄉下的好處是可以在大自然間徜徐,弟弟也樂於悠遊其中,最近在騎腳踏車的過程,突然聽到他說「水溝」,令我意想不到,因為我們並沒有特別教他這個詞,不過鄉間的農田有很多灌概的溝渠,他就沿路一直說「水溝~~水狗~~水溝」
平常不會主動提說要騎滑步車,偶爾在車庫看到滑步車才會想要騎,一個禮拜大概可能只有一兩次,不過有玩的時候會玩的很瘋狂,所以要在他有興趣的時候,把握住時間,讓他充份的騎、充份的運動,現在可以滑得很快,也可以從斜坡滑下來滑的很好。
要讓他很喜歡騎滑步車,當成交通工具,可能還要一段時間,現在似乎就只是他玩樂的其中一個選項,而且還不是很前面的選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