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Oct 30 Sun 2016 16:40
幼兒頭圍成長的速度圖
- Sep 30 Fri 2016 14:28
5Y10M+3Y3M+1M∣一歲了.爬行比賽第二名.扶著走.會爬樓梯.開始dvd加點點卡動物卡.機車椅及汽車座椅.中秋節烤肉.柚子帽子
- Sep 19 Mon 2016 11:14
(書摘)蘋果橘子經濟學---與考試成績有關的資訊
作者李維(Steven D. Levitt)根據90年代美國教育部進行的一項「幼兒長期研究」進行資料的迴歸分析後,發現有八個因素和學童考試成績高度相關;另外八個則沒什麼影響。(這裡指的是美國家庭,所以某些因素在台灣不見得發生)
與考試成績具相關性:
一、 父母教育程度高。(正相關)
二、 父母社經地位高。(正相關)
- Aug 30 Tue 2016 10:49
5Y9M+3Y2M+11M∣還是扶著走.手拿小紙片.會叫爸爸媽媽.盪鞦韆.跟著哥哥爬.搔哥哥癢.戶外活動.空軍表演.泡泡槍
這個月終於有點長夜將盡,看到一點點曙光的感覺,全職育兒是辛苦而且無法逃避,尤其是一歲前亂七八糟的生活節奏,真叫人心煩。
老三P這個月有如脫胎換骨般的,從一隻小野獸變成一隻稍微會聽人話的小小人,變化多大呢?就像「捉妖記」裡面的那些人皮下的妖怪,人皮一脫下,根本不認識這是幾天前還是那個聽不懂你說話的小小人!而且有時一夜之間就有不一樣的進展。
開始會專心的看影片,開始會推著小椅子到處走,會學著大人的動作跟哥哥搔癢,會搖頭,會拍手,會自己拿著東西亂敲,會試著丟不同的東西到地上,觀察東西的後續反應……會叫爸爸、媽媽了!!!
從大動作來說:
- Aug 25 Thu 2016 11:32
三歲前讓小孩更聰明的簡單方法--推薦書:「笨蛋是可以治療的」
- Jul 31 Sun 2016 12:13
5Y8M+3Y1M+10M∣扶著走.穿過椅子下.爬下沙發.自己拿水杯.提拉米蘇蛋糕.吉蒸牧場.家裡吃豬排.麥當勞大溜滑梯.紅面鴨水舞.跳跳馬第四名.山腳下玩水
七月份是最炎熱的季節,今年的花蓮很特別,目前只有一個颱風侵台,所以天氣覺得更熱,三個小孩子都擠在家裡,吵吵鬧鬧的,又沒地方去,容易引起心煩意亂,因此在天氣許可的情況下,會盡量地讓他們外出去玩,翻開記錄來看,會覺得這個月過得比較豐富。
老三P好像在趕進度似的,肢體動作在這個月有飛快的進度,生長曲線則還是以頭圍的表現較好,約35%,身高則是在10%附近,體重比較低,在5%附近,整體來說,先以養份優先分配給腦部發展為假設,倘若在過了一歲後,囟門封閉,頭圍的發展速度變慢後,身高體重還沒有追上去,就會從內分泌或是消化道等其他方面去找答案,不過,因為頭圍是很飛快的追趕(從3以下追上來),是很不錯的指標,看起來應該沒問題,先不給自己太多的壓力。
這個月開始擴大爬行的範圍,很多環境上的措施也讓他自由觸摸探索,一如前兩個小孩一樣,家裡並沒有因為小孩出現而調整擺設,除了扭扭車或是摔了易碎的物品先收起來外,其餘的擺設都會是一貫的生活模式,這是我們在育兒觀念中的一環--「讓小孩加入我們的生活」,所以他應該去適應我們的環境與步調,而不是因應小孩的反應及哭鬧而打亂了原來的生活節奏。
- Jul 06 Wed 2016 19:55
5Y7M+3Y+9M∣扶著走路.防撞帽+護膝.開始三輪車.喝水.吃食物泥.坐小椅子.開始數學.升大班.學校玩水.第二階段數學完成
這個月的發展和上個月估計的差不多:三個小子都有很明顯的進展。
老大D就讀的幼兒園剛辦完畢業典禮,準備要從中班升上大班,他也覺知自己又往上提昇一階,變成大哥哥了;原來毛毛燥燥的動作漸漸消失,而會比較主動的去學習一些新的東西,例如:綁鞋帶、用筷子、自己擦屁股…,家中的一些小工作也慢慢的放給他負責,例如:收碗、讓掃地機器人出動、收掃地機器人…
老二N過完三歲生日後,戒除了白天的尿布,主動要求要寫數學,會拼42片拼圖,會自己要求組機器人,很多的事突然開始要求要學習,是個喜歡學習的小孩。
老三P開始從平面的爬行進入到立體的扶著走,開始接受吃食物泥,很喜歡發出聲音,會說「拿拿」,爸爸或是媽媽依然是偶爾聽到,我們則是按照計劃開始練習坐三輪車,為了下個月立秋溫度下降後,就可以外出散步了。
- May 31 Tue 2016 16:02
5Y7M+2Y11M+8M∣扶著站起來.大眼蛙水杯.42片拼圖.自己收kinect.餵弟弟吃飯
這個月開始覺得育兒生涯進入一個階段性任務的完成,倒不是出現什麼特別的發展,而是因為我自己心中有一個時間表,這是有關大腦的發展的部份!
以前一直很好奇,唸高中住宿舍時,時常發生一直苦思某一題難解的數學題,想到累了想睡,就先趴在桌上小睡一下,沒想到小睡時通常會在夢境中把關鍵的部份解開,這個奇怪的現象讓我一直想找出緣由,後來參加大型考試甚至國家考試,我的大腦也曾在關鍵時間發揮類似神奇的功用;後來接觸了一些關於大腦的書籍,譬如超右腦革命、腦內革命、七田真…,才發現腦還真是一個人類學問的處女地,也看到了原來有人因為睡夢中發現苯的化學結構式,我不是特別的嘛!雖然各派學問不見得類似,但似乎都有一個共識,就是發展關鍵期就在於幼兒期,而大腦的學問似乎是像深海一樣看不到邊際 ,目前的進度就像是盲人摸象,各彈各的調;另一個共通的觀點就是如果沒有在關鍵期使用相關的功能,就會自己把不需要的觸突剪除,以利更有效率的使用大腦。
我對於大腦的運作有一些交叉網的想法,杜曼+蒙特梭利是比較接近我理想中的育兒法則,比較特別的是,恰巧這兩門學問,都是針對特殊兒童所設計出的教育法,有沒有效,就見人見智,不予點評囉!
- May 02 Mon 2016 22:10
5Y6M+2Y11M+7M∣七個月真的不一樣.可以到處亂爬了.坐水桶洗澡.三個都感冒.換16吋腳踏車.基本減法完成
不知道為什麼,最近總覺得育兒生活突然變得非常非常的累,雖然一樣是男孩,一樣是跟上一個相隔兩年多,但似乎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。可明明這個老三也是個不愛哭的天使型孩子啊!如果不是因為我個人年過不惑而體力不繼,那或許就是3%以下的低體重的這個問題讓我煩心,原來第二個小孩和第三個小孩對我來說,邊際效益差很多啊。
老大和老二在七個月的前後,都不約而同的出現大幅度的進展,而老三也在這個月出現了許多的大跳躍,就這樣的推論來說,小孩應該在這個階段都會有跳躍性的發展才是。
進度追蹤
●P的大動作
- Apr 07 Thu 2016 14:32
(轉)雙手撥珠對幼兒潛在智力的開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