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馬太效應,如果白話地說,就是好的越好,壞的越壞。

套用在小孩的教育上,想辦法讓其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強項,容易獲得成就感,其建立起的自信心能夠蔓延到其他的領域上。

我家的小孩,三個中,有兩個是應用馬太效應,而且是在幼兒園時期就先準備好。

為什麼是兩個?

我家三個小孩中,老大D是十一月生,老三P是九月生,台灣的學制是九月入學,在班上,是排名前幾名的年齡大;年紀大的好處,從班上的學習穩定度進行觀察,肯定是比其他年紀小的還來的快、來得成熟。

這樣年齡的差距,大概在進入中班就觀察的到,到了大班時領先的程度更加明顯。

雖然我家三個小孩都是男生,穩定性跟班上年齡大的女孩子還有些差距,但還是能站在領先群。

在進入國小前的暑假,花二個月的時間,將注音符號、基本的計算能力等準備好。在第一次月考來臨時,作好充份的準備,就能拿到還不錯的成績。

老大D大概在一下時,就穩定的落在前三名,原因無他,當他第一次上台領獎時,他發現只要願意努力,就能夠有好成績,帶著這樣的自信,面對每學期各式各樣的比賽,都勇敢的表示參加,自然在不同的磨練下,越磨越亮

老大D現在是四年級,這個學期,共有三個要到校外參加的比賽,都有機會去參加,分別是高爾夫比賽、英文說故事比賽、直笛隊。

一次參加這麼多,他自己也覺得很困擾,練習的時間都是中午的午休時間,除了直笛隊是老師希望他參加,其餘的都是他主動表示參加,站在家長的角度,願意去作當然是件好事,不過時間就是這麼多,只能靠他自己去安排,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,我們能夠幫他的也只有接送及祝福,陪著他分享心情的酸甜苦辣,也希望他能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練中,吸取經驗,有得獎,當然最好,沒有得獎,這段時間的練習,會將無數的點連接成未來的一條線。

馬太效應像是一個自我增強的系統,當開始運作時,就能得到好結果→反饋→加強刺激→好結果→…

我自己是滿高興小孩子在班上年紀大這件事,從「異數」這本書也是可以看到這樣的結論,雖然跟很多人提起這件事,他們都是不置可否,但,從國小老師的口中得知,確實也是這樣的結果,希望小孩在起跑點就站在領先群,這樣子時間的活用就能更靈活,童年也會更精彩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馬太效應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電瓶老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